


媒体聚焦
“省市拨付资金给我们淮峰村修建烘干房,整个村都指望它烘干粮食,为啥这烘干房最终建在了幸福村?”2019年3月,盱眙县纪委监委收到一封实名举报信,反映河桥镇淮峰村扶贫项目存在“猫腻”,随即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。
调查组实地查看发现扶贫项目粮食烘干房果然建在幸福村,接下来通过调取村账、查阅镇村会议记录、走访村民,发现了更多蹊跷:淮峰村的扶贫项目原定为养鸡场后来变成了粮食烘干房,而烘干房的经营者张某某正是淮峰村书记丁加武妻子的表哥。
面对重重疑点,调查组找到丁加武。“淮峰村的扶贫项目为什么会建在幸福村?”调查组开门见山地问道。“幸福村交通方便。”丁加武不假思索地回答道。“淮峰村村民想要烘干粮食还要跑到幸福村,对群众来说真的方便吗?”“这个……”丁加武挠了挠头,说不出话来,脑门上冒出细细密密的汗珠。“淮峰村的扶贫项目原来是养鸡场,为什么变成了粮食烘干房?”……
在一串串提问、一张张证据前,丁加武只得交代实情。原来,2016年11月省市拨付了90万元扶贫资金,淮峰村原本打算用这笔资金建设一个养鸡场。当月,张某某找到丁加武,希望把养鸡场项目变更为烘干房,并且将工程交给他做。作为回报,他帮助丁加武在银行工作的女儿完成吸储任务。随后,丁加武以近年来养鸡效益不好、村民烘干粮食不方便为由向镇里表明淮峰村不适合养鸡场项目,提请更换为粮食烘干房。镇里同意后,他又找到某招标代理公司,要求他们制造一起假招标,项目最终由张某某中标,并成功通过镇里审核。丁加武瞒天过海,自导自演了一场扶贫项目改头换面的“变形记”。
最终,丁加武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,淮峰村粮食烘干房租赁项目重新招标。(马岚 惠友亮 王家持)